首页 >>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 梁平:有机产品助推生态茶产业发展
详细内容

梁平:有机产品助推生态茶产业发展

       公元78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国人和茶的故事开始变得精彩起来。2017年,重庆梁平区屏锦镇的全昌荣经营的茶叶种植公司获得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成为重庆梁平区现今唯一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的企业。

  被大自然滋养的茶园。

  工人们笑盈盈地采茶

  华龙网4月18日15点36分讯(特约通讯员 尹梁宇)公元78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国人和茶的故事开始变得精彩起来。2017年,重庆梁平区屏锦镇的全昌荣经营的茶叶种植公司获得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成为重庆梁平区现今唯一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的企业。全昌荣半路出家,从2012年转行进入这个行业,那么他又是如何在5年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产品打造为食品的最高档次——有机食品的呢?

  半路出家,建筑人成为了制茶人

  今年53岁的全昌荣,老家就位于屏锦镇新合村。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符合他现在的职业,在会客室他一丝不苟地为当天前来参观的客人沏茶,语气平淡、面带微笑地讲述着自己与这个茶园的故事。在47岁以前,全昌荣走南闯北涉足了多个行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想着多挣点钱,哪行挣钱干哪行,最后稳定在了建筑业。我一度以为那会是我这一辈子最后一个职业。”2011年,46岁的全昌荣突然发觉自己或许应该换一种生活。有朋友给他建议:“老全,你不是喜欢喝茶吗?你怎么不自己去试一试种茶呢?”全昌荣顿时觉得灵光乍现,对啊,到了这个年纪何不去做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事情,要是还能做出一点成就来呢?

  全昌荣想到了一个地方,同样位于屏锦镇笋沟村的茶园。这个在70年代就建成的茶园可谓历史悠久,经历了国营时期,如今又辗转转型为私企。经朋友介绍,全昌荣与当时的茶场所有人签订了转让协议,就这样,全昌荣在自己47岁这一年正式转行,开启了他与茶场牵手至今的故事。

  一个制茶车间,换了三个地方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说出“我要做什么”的人,但是真正走到终点回望过去并欣慰一笑的,才令人钦佩。过程之所以艰辛,是因为它足够让90%的人中途退却。2012年全昌荣成立了茶叶种植公司,不少亲朋好友都不同意他的做法。“你疯啦?你这个年纪也该退休享福了,你还瞎折腾什么?”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生意伙伴这样跟他说。让全昌荣有信心一直做下去的,是来自妻子的无条件支持。与全昌荣结婚28年的周希琼也是屏锦镇人,与丈夫青梅竹马长大,夫妻俩的感情可谓是羡煞旁人。“从结婚开始,他做任何事情我都支持他。就算是失败了有我陪他一起去承担。”周希琼说老全喜欢干这行,她会毫无保留地支持。

  刚接手的茶场,百废待兴。从2012年开始夫妻俩对茶场的所有生产体系进行规划。由于之前的经营管理出现了问题,茶场内的基础设施、人员结构全部要重新建设。“进入了这个行当以后,我知道了有机产品的意义,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产品做成有机,不论是做任何行业,我一直坚信品牌的力量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有机产品的认证是不仅是对产品本身,它的整个生产体系都必须符合标准才能通过验收。

  接手以前,原茶场的生产车间是屏锦镇街道附近的一个小作坊,那里设备落后、卫生环境也有待提高。于是全昌荣把街道上自己的一个门市改造为产茶车间,后来在专业人士建议,笋沟村天宝山上才是最适合制茶的地方,这里离茶园也很近。可见全昌荣对制茶细节的精益求精。

  公路没修好,我用骡子拉肥料

  2015年以前,从屏锦镇街道去往天宝山只有一条曲折蜿蜒的泥石路。为了培养有机土壤,种植有机茶树。全昌荣必须要给圈定的370亩茶叶基地施有机肥,这是培育有机产品的必要步骤,复杂而漫长。“当时的路况,货车根本开不到山上来。我们想尽了办法,去租马、租骡子一袋一袋的把肥料拉上来。”全昌荣说,尽管街道距离茶场只有3公里,但是每次运肥料都要花上1、2个小时,这样的情况直到2015年,经区农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条7米宽的水泥路从街道直达天宝山,运输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以前这个茶园只做绿茶,但是我知道红茶在中高端市场是很受欢迎的,我们开始尝试做红茶。”全昌荣说做红茶的经验自己是一点没有,于是联系了福建武夷山市是朋友,把自己的茶叶送过去请朋友帮忙,研制是否可以利用这种茶叶做红茶。老板娘周希琼说:“我们前前后后运了三次茶叶过去,每次都要用飞机空运。第一次没经验,运过去就坏了,第二次给所有茶叶都买了冰袋保鲜。”经过不断地尝试,梁平天宝山上的小叶种茶叶可以制作为红茶,全昌荣于是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方针:红茶、绿茶并举。对于新生的公司来说来说,红茶是新兴产业;绿茶则是传统产业。

  经过了5年的培育和锤炼,全昌荣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2017年2月茶场371亩茶叶基地获得了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这是茶场走品牌化之路的重大建设成果。全昌荣说2016年公司的产值为300万,今年的产值预计能翻一番。今后两年,争取将种植规模扩大一倍,产值超过千万,助推梁平区生态有机茶产业的发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