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大到强,路还有多远?
□南阳观察记者王娟实习生李瑞雪 8月的有机农业生态园区,香酥梨、红提葡萄已是硕果累累,体健毛滑的柴鸡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在田园里刨土觅食。在这片绿色的家园,出产纯粹原生态的健康食材,远离化学污染…… 这家有机农业生态园推行原生粮种植、生态养殖、有机林果立体种养的模式,每年出产大量的绿色水果、有机小麦玉米、有机柴鸡蛋,备受市场青睐。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保证一江清水永续北送,近年来南阳改变传统农业模式,鼓励企业生态养殖,摒弃化学施肥,从根本上优化改良土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在“打有机牌,走生态路”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阳有机农业在认证数量、生产规模、销售主体、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进京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目前南阳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和面积均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但其品牌影响力尚弱,大而不强的问题是不争的事实。由大到强,路还有多远? 有机农产品的“南阳制造” “有机农业已成为南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安全放心食品在南阳。”提到有机农业,南阳副市长和学民如是说。 8月9日,在社旗县卓和林果专业合作社,其负责人介绍:“我们的有机鸡蛋在北京售价是每个3元,在网上卖到了每个4元。”丰厚的利润让人惊叹,高售价的背后是产品良好的质量。 “园子里的野菜和草丛中的昆虫是柴鸡的主要食物。我们还会补充喂养一些有机水果、小米、玉米和经过酵素菌生物发酵的苜蓿草,这样大量的营养物质会转化到鸡蛋中,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里的鸡蛋,每个重量在40g左右,且蛋黄比草鸡蛋黄大8%。”由于蛋白细嫩、蛋黄大而呈橘黄色,这些有机鸡蛋很快成为高端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南阳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在有机产品质量上做文章,目前有机产品质量备受赞誉。“中线渠首”牌有机产品已进入北京华堂、物美、新世界百货等高端市场,桐柏“三源牌”冷轧花生油打入北京华联、卜蜂莲花等连锁超市,直供国务院、外交部机关灶;方城“博望坡”牌黄金梨被选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果品;“鸭河鱼”成为北京旺顺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固定供货商。有机农产品销售实现多元化,或进入超市、大型批发市场,或通过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或直接入户配送。其优质的品质备受市场赞誉。 全国“双第一”的背后 8月10日,省农业专家带来了一堂生动而专业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会,全市95家有机(转换)认证企业负责人认真学习了有机农业的认证标准、生产管理规范等知识。 这样的培训会在南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为的是让生产大户、合作社负责人更了解有机农业的生产和认证,提高其发展有机农业的积极性。有机农业是一个高投入且需要较长周期的产业,为鼓励和激发企业发展有机农业的热情,南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发展有机农业的企业进行扶持。 对绿色食品认证,每个证书奖励2万元;对有机产品认证,每个证书奖励3万元。同时政府还加强与政策性金融和投资机构、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合作,协调引导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有机农业生产。 为给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南阳市成立了“有机产品认证服务中心”,对申请企业提供资料审查、文本制作、环境监测、产品取样等服务。组织动员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有机认证。2014年至2015年,国内8家认证机构在南阳市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工作。 有机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只有扶持和监管并重,才能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为此市政府成立了“南阳市有机产业协会”和“有机产品销售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有机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全市累计认证有机产品(含有机转换)395个,颁发有机证书和转换证书152个,其中有机证书58个、涉及产品179个,有机转换证书94个、涉及产品216个,颁发证书数量占全国有机证书总数的1.2%。全市有机绿色农产品已发展到34万亩,其中有机产品(含有机转换)28.6万亩,占全国的1.5%,年产量16.8万吨。产品覆盖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产品、畜产品八大类农特优产品。 距全国影响力还有多远? 近年来,虽然南阳有机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包装不够精美、精深加工不足、宣传推介不够,造成部分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影响力不强。 在该市一家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有机蔬菜价格仅相当于普通蔬菜的1.3倍。生产管理成本较高,在市场上价格却几乎等同于普通产品,效益优势体现不明显,这势必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目前,一些有机农业主要销售方式多数还为原有渠道销售、现货销售,而网上电子交易、会员制直销配送等先进营销方式发展有限。销售没有实现与超市、社区、机关、学校的有效对接。同时,进京产品多乱杂,多数为分散经营、零打碎敲,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这些都将制约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南阳提出了整体打造南阳“有机农业”品牌。瞄准国际和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高端市场,全力打响“中线渠首”品牌。建设中原有机农产品贸易加工区,对产品进行清洗、分级、加工、包装,提升产品档次。支持流通企业开展有机农产品实体交易和电子商务有机融合的有机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同时,结合渠首地标优势和产品特色,从文化内涵挖掘、产品形象塑造和品牌包装策划等方面入手,利用媒体网络、交易会、论坛等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宣传推介。一系列的举动将打响南阳有机农产品品牌,巩固提升全国有机农产品生产第一市的地位。 |